close

陳蔡喜 葫蘆墩(豐原)著名漢學家、塾師、名望家陳蔡洲的長男

 

1887 0 明治20110日出生

1904 17 明治373月豐原公學校卒()

1908 21 明治413月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卒() 註一

1908 21 明治414月豐原公學校訓導(臺籍的正式教師稱為「訓導」 ) 註二

1914 27 大正310月豐原公學校教諭(臺籍教師教日籍學生) 註三

1915 28 大正4年內地(社會事業)視察清水燒紀念杯 註四

1918 31 大正74月葫蘆墩女子公學校長 註五

1922 35 大正113月豐原女子公學校長 註五

1923 36 大正12年擔任教職十五年、身為教育功勞者,獲臺中州知事表彰

1925 38 大正144月兼豐原幼稚園長

1928 41 昭和3年因投身國民教育二十年以上,受臺灣濟美會表彰

因身為國語普及功勞者,受臺灣教育會長表彰

獲敘勳八等

1931 44 昭和64月豐原街()國語講習所長 註六

1933 46 昭和83月退休

高等官八等待遇 註七

獲敘勳七等瑞寶章

1935 48 昭和10818日於臺中醉月樓酒店參加同窗會 註八

1935 48 昭和1011月豐原街()助役(副區長或秘書一職)

1935 48 昭和1011月豐原街()協議會員(市議員一職) 註九

1943 56 昭和18年最小女兒出生

1946 59 民國355月臺中縣立豐原初級商業職業學校長

1949 62 民國388月卸任


 

註一 : 全名 :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是臺灣日治時期所設的最高綜合教育機構學校,師範部分為甲乙兩科。甲科維持培育日籍教師,乙科則專門培育臺籍公學校教師

註二 : 學校中存在著「日本人校長-日本人教諭 -臺灣籍訓導-非正式教師」

註三 : 升任教諭是台籍訓導「出人頭地」的表徵,從教授台籍學生變成教授日籍學生

註四 : 前往日本土內地(社會事業)視察清水燒紀念杯

註五 :

19073月,葫蘆墩公學校(今豐原國小)於媽祖廟(豐原慈濟宮)東側成立葫蘆墩公學校女子分班。

19184月,獨立稱葫蘆墩女子公學校。

19215月,因應地名異動,校名改為豐原女子公學校。

現為臺中市豐原區瑞穗國民小學

註六 : 日治時期為推廣日語,州廳各地皆成立國語(日語)講習所。主要的工作是招收十二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不諳國語(日語)的男女青年;施以一年之中一百日以上的教授國語(日語)的簡易國民教育。

註七 : 日治時期臺灣地方官員中擔任理事官職位之高等官(相當今日簡任官等),臺灣人在日治50年間能夠出任高等官的機會不多。除了教職人員、醫師及少數的行政首長街長、庄長外,位居奏任官以上的臺灣人寥寥無幾。大體來說,日治時期臺灣的高等官九成以上都是日本人。

註八 : 昭和101935)年818日,日治初期在臺灣設立推動師範教育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教師,在臺中醉月樓酒家舉辦中部同學會,參加人員團體合照留念。

出處:

陳武雄撰、臺中市立文化中心編。《臺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 第四集》。臺中市 : 臺中市政府,2000

提供者:

臺中市鄉土文物學會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部同學會,第1排由左而右依序為廖德聰、黃清波、林拔新、林明海、江印水、林慶、陳以波、陳梓芳、陳蔡喜、許等興、張秋標、黃清江、陳炘、陳松興

2排由左而右依序為陳水潭、楊春木、簡爐、黃啟奏、王永成、李琦、黃朝生、林逢禎、賴雲清、江連鼎、林阿森、郭金焜、邱沐堂、廖春華

3排由左而右依序為張炳煌、呂世明、張濬源、陳木水、劉逢來、林如璋、蔡先於、詹椿柏、李木生、賴枝水、賴振榮、呂炳煒、蔡志明、呂國清、林海彬

4排由左而右依序為陳文達、林金標、張耀堂、黃清波、紀金欉、張淵泉、鄭茂淋、洪清波、張淡、陳亭芳、楊阿古。

註九 :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在19351122日舉行的第一次台灣殖民地選舉,也是台灣統治者舉辦的第一次民主選舉,該次選舉選出了一半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會員(另一半由州知事派任)。

 

2023-02-06 22 13 06.png

2023-02-06 22 57 32.png

2023-02-06 22 57 53.png

2023-02-07 07 40 42.png

2023-02-07 08 11 48.png

清水燒 背後字:內地(社會事業)視察紀念 陳蔡喜贈-1.jpg

清水燒 背後字:內地(社會事業)視察紀念 陳蔡喜贈-2.jpg

清水燒 背後字:內地(社會事業)視察紀念 陳蔡喜贈-3.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ris 的頭像
    chris

    Chris 資產投資規劃

    ch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